在安徽省固镇县,一个名为清凉村的普通的村落旁边,有这样的一座很特殊的陵园。它不在民政部的“正册”里,114查号台也查不到它,邮局的邮差也从来没有来过这。甚至连周围的村民都根本不知道,这座陵园到底是谁修建起来的,到底是为什么谁修建的。
可是有一点大家都知道,在这座略显荒凉的陵园里,除了大大小小整齐排列的23块墓碑之外,还有一个他们不认识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欧兴田,已经在2016年3月6日去世。他曾经历任中央军委青年部干事,中央第一炮兵学校行政科长,属上校军衔,享受师级退休干部待遇。
可是30年来这位老人却一直独自枯守在陵园里,很长的一段时间,他甚至一直住在一个几平米见方的小草棚子里面,粗茶淡饭,生活极尽俭朴。也很少有人看到他外出和别人交流。只有当人问起墓碑上那些名字的时候,他才会突然兴奋起来,滔滔不绝的给人们讲起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故事。这座陵园是这位老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个人修建起来的。
30年间,欧兴田将寻找到的23座烈士坟墓陆续迁入自己一个人修建的陵园中。每座坟上都有几百字的碑文。每个字都是他一笔一划刻出来的。其中12米的碑廊刻着2400多个烈士的名字,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享受师级离休干部待遇的老人,为何清福不享,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这上面。
让欧兴田做出这一切的,是发生在70年前的那场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1939年,在中共革命学校学习,向往上阵杀敌的欧兴田决定参军入伍。在学下一间破旧的教室里,他和其他8位同学自发成立了尖刀班。9个人誓言抗日,并作出了一个特殊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