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美国华人体验中式“坐月子”:后悔怎么没早尝试

参考消息 2017-01-11 09:21:56
A+ A-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8日刊文称,妇女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对分娩后的女性在饮食起居方面进行一系列限制,为的是让“虚弱之躯”复原。在美国出生、成长并毕业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莱斯利生孩子后,体验了中国式“坐月子”。文章摘编如下:

资料图

姨妈得知我怀上第四个孩子后,恳求我遵守中国“坐月子”的习俗。

“坐月子”之所以存在一些争议,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在洗头、淋浴、刷牙、使用空调以及出门等方面的禁忌都源自这样一种认识,即生孩子造成血液的大量流失。根据中医的说法,血承载着气,也就是你的“生命力”,是身体一切机能的动力之源。血亏则气亏,这样一来,身体就会呈现阴(寒)的状态。如果阴(寒)阳(热)失衡,人就会生病。

对于在美国出生、成长并毕业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我而言,不能不对“坐月子”的根据进行一番考证——我发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一方面,我发现漫长的恢复期会提高母亲们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也让她们与子女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2014年对中国女性的一份研究发现,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减少活动对肌肉和心血管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增加了患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

另一项研究发现,虽然“坐月子”有助于一些女性恢复孕前的体重,但这似乎也导致了高胆固醇和高血糖,并让人因被困在家里而产生“极度忧郁”的感觉。

科学家达成共识的唯一点是,“坐月子”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来自这些国家的移民当中很流行,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应该了解这种习俗,从而为践行这种文化理念的人提供适当的建议。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