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影评人,从哪冒出来的影评分,怎么算出来的
12月贺岁档最大新闻,应该就是因这几天《摆渡人》到底好不好看,引起的一场针对影评人的口诛笔伐。
有评论认为,是豆瓣、猫眼上的影评人对《长城》、《摆渡人》等片子打分过低,从而让观众止步,影响票房,进而上升到“影响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
就钱报记者看来,关于“影评人的评分影响中国电影工业”说法,颇有商榷之处。不过这一话题也引发吃瓜群众的疑惑,影评人和影评是不是真靠谱,这里面水有多深?
作为一名资深电影记者,同时也是猫眼69个专业影评人之一,我来讲讲里面的道道吧。
影评人的来历:
电影人、记者、老师居多
昨晚,杭州滨江一家新影院——汉鼎宇佑影城美博广场店开业,杭州主要影院经理都来了。聊天时说到今年杭州影院票房几乎全线下滑,最多下滑30%时,一位影院经理表示,今年市场不好,一个原因是主流观众90后,已是有选择性地去看电影了,90后观众很在乎一部电影的口碑,口碑不好评分不佳,确实不会去看。
从这位经理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电影市场对“影评”的重视。
但钱报记者认为,中国的影评和影评人其实都在起步阶段。
记者多年参加戛纳电影节,发现参加电影节的三分之一是影评人。他们是每场电影放映的观众中年纪最大的,好多白发苍苍,甚至是拄着拐杖来的年逾古稀的老人。
这些都是欧洲和北美的著名职业影评人,大都任职于电影杂志如《电影手册》,或《综艺》、《好莱坞报道》等,或某报纸电影专栏,一般以平面媒体居多。
他们的一篇影评会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但因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专注影评,专业性及独立性让他们的影评十分权威。他们作为影评人也受到业内外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