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纽约10月11日电 特写:“它触动了我的心”——中国古筝演奏家袁莎一行访美侧记
新华社记者 杨士龙 黄和逊 袁悦
从中国古筝演奏家袁莎弹奏第一首曲子《高山流水》开始,纽约一地产公司经理埃德尔伯托·普拉达就离开座位,站着欣赏完了共约90分钟的表演,并用手机尽可能多地录下让他耳目一新的中国筝乐。
“好听,真好听!它触动了我的心!”这名喜爱音乐的意大利裔美国人在11日晚的这场活动结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他和夫人常来林肯中心听音乐会,但对于古筝曲,他们是第一次现场倾听。“筝乐和西方音乐很不同,它不仅好听、动人,每个曲子还有故事、有历史。”
初次接触中国民乐的美国朋友能有如此深度的评价,全得益于袁莎及其团队独具匠心的节目设计:以古筝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结合中国古典诗词的深远意境,在演奏与赏析中融入西洋音乐和乐器的元素,力图以敦厚而充满诗意的艺术形式展示中国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中华文化讲堂”系列的一部分,这次活动题为“筝与诗——中国音乐文化之旅”恰如其分。纽约是袁莎一行访美的第二站,前一站是旧金山,接下来还将去波士顿。
“我们选择的是能够表达中国文化中最美的那部分。曲目由古至今,有传统,有现代。为拉近与纽约观众的距离,我们还特别融入了一些西洋乐的因素。”袁莎在活动开始前对新华社记者说。
古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秦国,袁莎就此选了第一首曲子《高山流水》,“摔琴谢知音”的千古佳话寄托了人们对友情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人知”。
这首绘景写意的作品前半部“巍巍乎志在高山”,以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后半部“洋洋乎志在流水”,细腻刻画了流水由细流涓涓低回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曲《春江花月夜》,袁莎把大家带入了古筝鼎盛时期的唐朝:一江春水,汤汤东流,钟鼓声声,花影叠翠,月光映出荡漾水波,时而波浪拍岸,时而渔歌唱晚……
此时伴奏的是由大提琴、小提琴与钢琴演绎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自新大陆》的主题音乐,它表达的思乡情怀与《春江花月夜》中的月下思念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拨动了所有现场观众的心弦,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