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9月12日电 综述:优势互补带动中英空间科学合作跨越新里程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金晶
随着中国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相关的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也不断加深。近年来中国与英国在空间科学合作方面取得不错成效,在空间探测等领域双方都积极推动伙伴项目,通过技术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中国在过去数年间已实现了多项空间科学领域的突破。英国《自然》杂志此前刊登一篇新闻特写说,中国正努力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相关的国际合作也在增多。
从中英合作角度看,一方面,中国在空间科学技术上进步明显而且在卫星应用等领域有着很大需求;另一方面,英国长期积累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也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施展。
“中英双方都认为空间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并且双方都很感兴趣的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双方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比如建立了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方依托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
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促成双方在原子磁强计、高分辨率轻小型相机、空间科学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
作为近年来中英空间科学交流合作的见证者,徐立军近期出席了在英国举行的一个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他介绍说,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两国机构已经签署了超过100个合作协议,有几十个合作项目,建立起多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团队。
据介绍,中方在遥感观测平台、卫星应用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英方的优势则体现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面向卫星应用的空间探测载荷研制、地面应用的测试仪器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将中英平台技术与载荷技术的优势互补,可以在包括农业遥感等方面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英国航天局主管国际航天合作的官员克里斯·李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卫星能够在农业、气候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提供许多关键数据,并且在中国成功应用后,“我们双方有机会共同将这些技术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去”。
以农业遥感科技为例,目前在双方资助下,中英科研团队开展了有关卫星应用的多个合作项目,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大范围高机动协同多尺度遥感平台技术、多平台高光谱遥感信息融合的作物养分精准分析决策等。这些新技术在精准农业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克里斯·李认为,英国和中国都相信卫星技术能够帮助全球各国政府做更多造福民众的事情,并且两国在卫星数据应用上是“天然的伙伴”。
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人才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自然》杂志的文章就指出,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有上升趋势,中国科学家加强了和国际同行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小规模合作强化联络。
徐立军说:“中英双方的优势结合也推动了我们的人才多元化培养。我们的研究人员来到英国学习或者参与科研项目,回国后在不同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他们在中英科技合作方面,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这是双方都特别乐于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