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瓦莱塔8月25日电 通讯:一个80后的海外创业路
新华社记者袁韵
8月的马耳他,正值旅游旺季。看着刚刚从4S店提取的雷诺商务车,“嗨出租”公司负责人张达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个月我们还要增加2辆小车,到年底预计运营车辆会达到17台”。
2013年,26岁的张达结束了马耳他大学的学业,决定留下自己创业。
“华人在海外创业似乎已经被贴上了‘标签’,绝大部分都是开餐馆、开超市。”张达记得,不止一次,当地人问他是不是在华人餐厅工作,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我想去掉这种‘标签’,做点不一样的事情。”凭着这股激情,张达成为在马耳他申请开办出租车公司的第一个外国人。
花1250欧元(约合9817元人民币)注册了公司,张达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的一大难关是申请出租车运营许可证,因为他此前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这个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我之前兼职做翻译时经常和一家租车公司打交道,跟公司老板很熟。当时,听说他手里有一张闲置的出租车运营许可证,我就问他能不能转让给我,没想到他同意了。”张达回忆说,那一刻真是万分欣喜。
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随之出现。银行不同意提供购车贷款,怎么办?张达决定直接去找4S店谈。
出乎意料,4S店竟然答应了这个中国小伙子购车首付50%、分期还款的请求。此后,由于公司运行良好、还款及时,张达的“嗨出租”公司与这家4S店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起步了,管理问题随之而来。
“我们公司现在有20多个司机,来自马耳他、叙利亚、利比亚、毛里求斯、罗马尼亚、荷兰等国。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个人经历,”在提到公司经营管理时,张达这样说,“我尽量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尊重他们的文化,同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因素,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由于有些司机是穆斯林,每逢斋月“嗨出租”公司就会想办法协调司机上班时间,减轻他们在此期间的工作量。
与此同时,“嗨出租”公司每年主动与马耳他产业与就业关系部保持沟通,联合推出员工守则,既保障员工权益,又保护公司不卷入劳务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