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5月3日电 题:把自己“泡”在茶里——大学生村官制茶记
新华社记者林碧锋
暮春时节,云南省昌宁县温泉镇松山村的茶山上,鲜嫩的茶叶孕育着希望。一个茶叶初制所里,整齐排列着放茶的竹篓,身穿白大褂的李建勋正忙着烘干茶叶。
“每年3月底到10月是昌宁的采茶季,眼下正是春茶收获的季节。”李建勋说,这些天来,他时常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参与组织春耕生产,指导茶农采摘管理。忙完村里的事,又回到茶厂收鲜叶、加工茶。
1992年出生的李建勋是松山村党总支副书记。他所在的昌宁县被誉为“千年茶乡”,这里种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松山村便是一个产茶大村,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源于种茶。
从小生长于昌宁县城的李建勋,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就读期间,他特意选修了制茶相关专业课程,并获得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员等资格认证。
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松山村工作。有一次,一位来松山村的“茶探”谈起用传统工艺制作红茶,这启发了李建勋的制茶探索。
在昌宁传统制茶工艺中,烘笼是用来烘干茶叶的工具,但近年来已很少有人使用。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当年制作红茶的“老茶人”、咨询茶叶专家……为了做出地道的传统红茶,李建勋把“老工具”变成制茶“新设备”。
收鲜、烘干、审评……每道工序李建勋都严格把控。经过长时间试验,他逐渐掌握了用烘笼慢火烘制传统红茶的方法。去年底,他与人合伙办起茶厂,开辟“大学生村官+公司+茶农”的茶产业发展模式。
烘干一批茶后,李建勋仔细审评,然后与朋友们一起坐下来品鉴,改进工艺。“我希望在不断学习实践中走好茶叶发展这条路,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他说。
两年多来,李建勋在松山村开展茶叶技术培训30余场,对300多名学生和村民进行茶文化培训。作为大学生村官,他还帮扶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经常走访、指导他们种植生态茶。
“采茶不能用指甲掐,那样容易造成茶叶损伤,做出来的茶外观和口感都不好。”刚制完一批茶,李建勋又来到自己帮扶的贫困户李银书家的茶地。
“小李总是把自己‘泡’在茶里,将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新理念、新技术传授给我们。”47岁的李银书家里种了8亩茶叶,他一边采茶一边说。如今村里的茶农逐步走上了生态发展的路子,种茶效益稳步提升。
近年来,松山村加大力度发展茶叶种植产业,如今拥有茶园面积近15000亩、小型茶叶加工厂42个。去年村里干茶产值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2年的4400元提升至8400元。
目前,松山村还有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计划今年全部脱贫出列。李建勋说:“我会不断探索,与村民一起努力提升茶产业效益,让这个传统产业在脱贫致富路上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