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昌吉10月13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玛纳斯台记者瓦力斯江)新疆玛纳斯县依托湿地生态恢复项目,积极开展“退耕还湿、退牧还湿”生态建设。5年间,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面积从9万亩增加到17万亩,已经成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玛纳斯湿地这张亮丽的生态名片享誉全国。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在湿地公园核心区,数万只大雁、白鹭、白骨顶鸡、绿头鸭等40多种候鸟在湿地浅滩区栖息觅食,补充能量。监测显示,今年南迁候鸟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来到湿地公园。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管护队队长刘永军说:“通过今天的监测,迁徙的候鸟比那个往年来的早一些,数量有所增多,主要是迁徙的候鸟有灰雁、白鹭、苍鹭、缩尾鹤、鸬鹚等。”
湿地管护员检测数据显示,今年候鸟数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许多。湿地管护员加大了管护力度,保护这条候鸟迁徙路上的千年驿站。刘永军说:“近期,是候鸟的迁徙时节,我们每天加大巡查力度,不让人为和牲畜进入到湿地去惊扰这些迁徙的候鸟,使得候鸟在我们湿地公园有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
假日里,游湿地、观候鸟、感受天然氧吧,也成为一种新时尚。来自山东的游客江春香听朋友介绍玛纳斯县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如画,是鸟儿的天堂,便相约三五好友,到国家湿地公园赏美景、观候鸟。一到湿地公园,江春香便被这色彩分明的秋景所吸引,淡红的芦苇、金黄的苇杆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候鸟悠闲惬意地戏水捕食,场景分外和谐美丽。山东游客江春香:“听说以前是一片的荒凉的土不见草,现在你看芦苇荡呀,树呀,花木建设的这么美丽,我们心情特别舒畅来到这里,大雁呀,野鸭子呀,你看这生态,看到它们飞到天空,特别的欣慰那种感觉,很高兴。”
刘永军告诉记者:“通过这几年的保护,游客也逐年在增加,现在是候鸟迁徙的时候,游客也特别多,我们就加强管护,禁止游客进入,不让游客惊扰我们这里迁徙的候鸟。”
湿地公园优美的环境和大批过境候鸟的到来,也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刘忠德前来拍摄。刘忠德是一名本地摄影爱好者,每到候鸟迁徙季他都会追随候鸟的迁徙路线拍摄。这么多年来,刘忠德见证了湿地的破坏到现在的恢复与保护:“以前一到起风,刮大风的天气黄沙漫天飞,在我的印象里面湿地公园就是一片戈壁滩。”
湿地公园环境的改善,让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间,作为摄影爱好者刘忠德非常高兴。他表示,要用镜头记录下这美丽的时刻,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刘忠德:“现在的湿地公园我两三天来一次,由于鸟类越来越多,风景越来越好,我的拍照的次数和频率越来越频繁,最近我拍到了卷羽鹈鹕、大天鹅,还有草原雕,随着湿地的环境越来越美丽,对于我这个摄影爱好者创造出的作品会越来越多。”
从2011年开始,玛纳斯县已累计投入2.95亿元进行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面积增加到17万亩。通过一系列的保护,园内野生动物达到3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0余种,湿地植物达200余种,占新疆湿地植物总数的45.3%。2016年8月,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刘永军:“通过退耕还湿,退牧还湿,使湿地的面积从以前的下半增加到现在的一倍,使湿地面积增大以后,野生动物从往年的70多种逐年都在增加到了现在的331种,植物也长的非常的茂盛,涵氧量也在增大,对周边的小气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有特别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