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阳10月7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佟文玲)黔地有好戏,唱响天下曲。在莽莽黔山腹地,黔剧以它婉转轻柔的艺术唱腔,风趣幽默的语言对白以及优美独特的表演形式,带给人们久久挥之不去的乡音乡情。台上唱念做打一席间,台下却是几代黔剧人的执着坚守,伴随着黔剧从辉煌走向没落,坚守着黔剧从没落重新走向贵州地方戏曲名片的兴盛。
9月14号,晚上八点,贵州国际会议中心剧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大型黔剧《湄水长歌》正在精彩上演。一声呐喊,一曲天籁,在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看来,《湄水长歌》的成功首演,拉开了黔剧回归舞台,回归大众的序幕。
带有贵州方言特点的唱腔,伴随着婉转悠扬的音乐,黔剧300年历史通过舞台的演绎,在朱宏的口中也是娓娓道来:“最早的时候在贵州是以一种曲艺的形式出现,文人雅士分好角色,每个人都会玩一样乐器,有的弹扬琴,有的拉二胡……。黔剧又名文琴、贵州弹词,是由流传在贵州民间的曲艺扬琴发展而成。文字唱本在嘉庆、道光年间就已经在民间传抄,清光绪年间很盛行,现存传统唱本四百余折,大多由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改编而成。发展完善后的黔剧和其他剧种一样,唱念做打一应俱全,生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一目了然。
1960年,以贵州的简称“黔”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同年6月,经典剧目《秦娘美》在北京演出一炮走红,成为第一个在中南海演出的地方剧种,不仅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习仲勋的接见,还奠定了黔剧在中国戏曲界的地位,成为祖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山花。剧中娘美扮演者、著名黔剧艺术家刘玉珍回忆起那时情景,仍然能够想象当时黔剧火爆的程度。
1979年,《奢香夫人》在全国巡回演出,更是巩固了黔剧在全国戏曲界的地位。当时每场演出,大到大型剧目,小到折子戏,无论是在省内还是省外,场场爆满,有时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黔剧之花在全国盛开。花香要持久,代代要相传, 1983年,已经担任贵州省黔剧团副团长的刘玉珍把重心放在了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问题上,与贵州省艺术学校联合开办第一期黔剧班。
13岁考进贵州省艺术学校83级黔剧班的朱宏,就这样开始了与黔剧风风雨雨的三十载岁月。父亲是黔剧团的扬琴伴奏师,母亲是花灯戏演员,自小就听父亲讲授黔剧历史的他,早已在心中播下学习黔剧的种子。
本想着在黔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毕业后的朱宏却遭遇了尴尬。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受娱乐方式多元化影响,黔剧已经出现落寞的苗头,没有戏排,没有观众,成为这一批黔剧班学生必须面临的问题,包括生存。那时,他们大部分选择离开黔剧团下海或者转行。凭借着一副好嗓子,朱宏去了酒吧唱歌。
虽然赚钱,又有名气,但骨子里有着黔剧情怀的朱宏内心是矛盾的。一边继续唱歌做主持,一边坚持练功练嗓,这样的日子朱宏一过就是十五年。父亲埋怨他忘了本混日子,朋友劝他转行唱歌算了,只有他内心清楚,自己并没有放弃黔剧。
2000年,坚持下来的朱宏迎来了转机。那一年,贵州省黔剧团为了培养后备力量,因为业务好,头脑灵活懂市场,朱宏被推选担任副团长,2006年担任团长。成为管理上百人的领导者,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朱宏说,当务之急是结合贵州本土特点,创新黔剧,重拾人们对黔剧的热爱。
剧目是立团之本,也是一个剧种得以生存的根本。从2000年开始,结合当时时代特点,省黔剧团陆续推出了《月正圆》《姊妹崖》《贞女》《大学生村官》《九驿图》等一系列精品剧目,黔剧的影响力渐渐复苏。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黔剧榜上有名。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牌匾,已经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黔剧传承人头衔的朱宏非常珍惜,并借助一些黔剧以外的艺术形式,传承的同时还能与市场接轨。
2012年,贵州省黔剧团更名为贵州省黔剧院。2013年,黔剧院和贵州电视台合作推出大型情景喜剧《欢乐黔剧》,这部根据黔剧团建团以来发生在剧团里的故事编写的喜剧片,依然处处不离黔剧。
黔剧要发展,必须有传承,在朱宏的多方努力和呼吁下,时隔20年后的2013年,黔剧历史上的第二期黔剧班终于开班,由贵州省黔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联合创办的这期黔剧班,从500多个12岁孩子中挑选出30名学员,学制六年,包括四年北京学习,两年贵州实践,为黔剧的“传承发展”培养起年轻的接班人。学戏四年归来,17岁的学员梅香凝一回到贵州就参演了今年第一部大戏《湄水长歌》,她自己也从对黔剧一无所知,到现在对黔剧的“如数家珍”,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坐在黔剧团台下看着台上演员们排练的身影,听着抑扬顿挫而又优美婉转的黔剧唱腔,朱宏感慨万千,黔剧院里渡过的时光仿佛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梭,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以己之力,复兴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