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常德9月25日消息(记者尧遥)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积极推行农村垃圾分类“绿色存折”制度,村民只要将分类处理后的垃圾上交,便可在“绿色存折”上零存整取、兑换奖励,有效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一大早,津市市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村民田功群就带着她的“绿色存折”来到村里的“以废易物兑换专柜”兑换家里需要的日用品。她手中的这本“绿色存折”,正是津市市从三年前开始探索建立的一种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处理的模式——村级废品站入户回收资源性、有害性垃圾并在该户“绿色存折”上计入相应的价值,农户的“绿色存折”价值积累到一定量后,就可到专门的兑换点兑换日用品或现金。
在村里每家每户门前,都可以看到三个垃圾桶和一个回收废弃衣服鞋子的筐。按照生活垃圾的来源、成分、结构和处理技术,分为可回收垃圾、餐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每户在家门口分类后,村里统一进行收集,再到镇上转运,最后到市里去集中处理。
“以前垃圾就是乱扔,到处都是,有些干脆就烧了,环境不是很好。现在不会了,把它们分类,到处都很干净。”三年下来,村民们看到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津市还以村为单位成立环卫协会,对农户实行“每月评比季度奖励”考核;聘请了保洁员、回收员、兑换员专门负责公共区域卫生清扫、农户垃圾清运回收绿色存折登记和兑换点的物资兑换等工作。
津市市环保局副局长彭思绪介绍,“绿色存折”制度2015年分别在金鱼岭街道大旗村和毛里湖镇中南村开始试点,两村试点后垃圾清运量减少了80%。“老百姓的意识提高了,都是自觉行动,现在垃圾基本上能按照标准分类到位。”
今年,津市扩大试点范围,在6个村建立实施“绿色存折”制度示范片,整个常德市也计划组织在全域内全面实施这一农村垃圾分类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率和农村环境治理水平。彭思绪表示,下一步当地准备引入公司化运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