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9月4日电 题:暴雨中遭水围困的1600多群众是如何安全转移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
“暴雨像是用盆子从天上往下倒一样,一眨眼工夫,水漫到了我的床上。”在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南洋埔村住了三四年,湖南籍外来工赵景阳“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4日的暴雨让他后怕不已。
台风“玛娃”余威肆虐,4日,珠三角多地遭暴雨和大暴雨袭击,珠海市出现了广东省的最大降雨量。十几天前,这个城市刚被台风“天鸽”重创,创伤未平。
“从凌晨4点多钟暴雨就来了,不到两个小时,村子就全被水泡起来了,最深的地方到我下巴这里。”身高一米八左右的冼业光是南洋埔村的村干部,“情况紧急,我赶紧打电话给三防办汇报灾情,请求支援。”
患痛风的许先生是本村人,住在村委会边上,“我急急忙忙赶到村委会,拿起铜锣在街上使劲敲起来。”南洋埔村村民小组长许耀生则拎起手摇警报器,冒雨冲到大街上抡了胳膊。
叮叮当当的铜锣声和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在暴雨中急速传播,成为村民们转移的紧急动员令。
在广东,三防部门为每个村配备了铜锣和手摇警报器等三防物资,并由基层三防责任人管理。在暴雨、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危险来临时,这些简单实用的“神器”就派上了用场。
“这时候天还没完全亮,很多村民还在熟睡,我们得用最短的时间把人叫醒转移,时间就是生命。”许耀生说。
许耀生的另一个身份是南洋埔村的三防责任人,他在暴雨中不断移动位置,让手摇警报器的声音传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南洋埔村地势低洼,雨水不断地汇集进来,救援也在和时间赛跑。
珠海香洲区南溪派出所所长谭家光接报后,带着30多名民警和两只橡皮艇赶到村里。此时,水已漫到他的腰部位置。“老许的脚痛风走不动,我一边让他往外转移,一边接过他手中的铜锣,顺着大街往水深处走。”
珠海市三防、武警等救援队伍不断赶来,橡皮艇、冲锋舟成为村民的生命方舟。
前山街道党工委委员钟照从早晨5点钟赶到村里后,拉着橡皮艇在村里跑了十多个来回。“昨天晚上三防值守,换班后刚眯了不到四个小时。”他说,“哪还顾得上困?”
南洋埔村住着1600多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湖北荆州籍的塔吊司机夏振威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迅速加入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