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临汾8月29日消息(记者贺威通 山西台记者马秀丽 孙伟 吕晓霞)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记忆中穿的最多的就是布底鞋,有一句歌词,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道出了多少亲情难舍。随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布鞋已经成了记忆。最近,山西省临汾市龙泉镇党委政府在北庄村举办了脱贫攻坚土疙瘩手工布鞋技能培训班,布鞋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这次和以往不一样,村里的“半边天”指着这活计脱贫致富呢!
46岁的史会平是北庄村的一名贫困户,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今年刚考上大学,小的还在县城上小学,家里每年一万来元的收入刚刚够孩子上学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次龙泉镇举办脱贫攻坚“土疙瘩”布鞋加工培训班,她第一个报了名。“咱找个干的,咱自己家里总是有个补贴。孩子花了,咱自己买个什么东西了,总不一样。”
史会平性格腼腆,不善言谈,纳起鞋底格外认真,之前做鞋是为了家里人穿,现在纳鞋底是为了贴补家用。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三天,为了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将培训人数控制在了一百人,学员的年龄跨度很大,上到79岁的老奶奶,下到20出头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有祖孙三代齐上阵的。
贺对梅老奶奶是培训班年龄最大的学生,这次,她和儿媳都过来参加培训。培训的老师教了一下,老奶奶马上心领神会,从搓麻绳到纳鞋底一气呵成,连老师都给她竖起了大拇指,不一会,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围在她周围拜起师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奶奶精神头十足,她说做了一辈子鞋,几十年了都是给家里人穿,从来没想过,如今凭着这门纳鞋底的手艺还可以挣钱。能引进这个挣钱的行当,多亏了村里的辛书记。
辛慧芳,临汾市政协经科委副主任,2016年10月30日,到隰县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北庄村以发展梨果为主导产业,但是收益却不及午城的阳德习礼,村里358户就有107户是贫困户,同是梨果村,差距却如此之大,这样的现状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从那开始,她就寻找可以切实有效解决贫困的项目。“我们通过多方面的渠道与土疙瘩布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咱们村里的富余劳动力、留守妇女让她们在空闲时间或者在晚上、下雨天加工布鞋。这个土疙瘩呢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它有文化元素在里边。然后达到一个创收的渠道。”
临汾市土疙瘩手工布艺有限公司将当地传统手工艺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将农村的千层底布鞋大规模地推向市场,并远销欧美等国家,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
村里的“半边天”年轻的时候大多都做过布鞋,有天然的优势,如今只需要教一些技巧,将普通的针脚纳成花样鞋底,一双鞋就可以挣到120元的工费,这样的诱惑力对她们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报名刚一开始,就有167人积极报名,培训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只选取了100名妇女参加。
村里的妇女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每天早早就来到培训点,三五人围成一组,跟着老师们仔细地学。要知道,这培训不仅仅是纳个鞋底那么简单,还得合格,如果不合格,土疙瘩手工布艺有限公司可不会和她们签订合同。
一针一线总关情,一个产业的兴起,不是人云亦云,而应根据村情民情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北庄村在根据妇女同志搞脱贫项目的同时,也给男人做了充分考虑——果树技能培训。“男人就是种地,女人纳鞋,互相协作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