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28日电(记者郭雅茹)走进桃园,一股怪味就冲入鼻腔,一堆堆“黑块”被撒在树下。“这是什么,有点臭。”“臭就对了,现在越臭,以后才越甜。”李大旺说。
66岁的李大旺是河北省深州市西马庄村村民,种植蜜桃已经40多年了。河北省深州市有“中国蜜桃之乡”之称,深州蜜桃过去是皇宫中帝王、贵妃享用的贡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大旺家的桃林可没这么大臭味儿。一袋袋的化肥往地里撒,蜜桃“蹭蹭”地往大长。很长一段时间,李大旺都觉得,“化肥这玩意真好用啊。”
但问题也渐渐地暴露出来:化肥越用越多,桃树越长越大,蜜桃却“没有蜜了”。“蜜桃不甜,卖不了,只能砍树。当时村里都说,‘有心脏病的千万别种蜜桃’!”李大旺说。
几年时间,深州市蜜桃种植面积从顶峰时的6万亩降到3000亩。
2010年左右,深州桃农们重拾“古法”,用起了发酵的羊粪和猪粪等农家肥,蜜桃重新“染上了蜜”。
指着桃树下的“黑块”,李大旺告诉记者,农家肥讲究很多,为了达到绿色种植的目的,“我们家找肥,吃饲料的羊不要,必须是散养的。”
“虽然农家肥比化肥便宜,但农家肥太费事,夏天浇到地里,一层层的热气往上冒,人在地里干活,太难受。可是,卖东西得讲品质,现在市场上认可绿色食品,咱们还是得用古法种植。”李大旺说,现在村里大多都用上了农家肥。
不用化肥,减量了,收入受影响吗?“因为使用无公害肥料,我们的蜜桃不仅甜,还能卖出好价钱。”李大旺说,他们家的蜜桃最贵的1个能卖110元。
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西马庄村就全面进入蜜桃收获期了。
“这么多蜜桃,你们家能卖出去吗?”记者问李大旺。
“好卖得很!”
“去街边摆摊吗?”
“哪用那么麻烦,有人来收。”李大旺摆摆手说。
在果园等了会,记者见到了李大旺的儿子李宗权。父子俩,一个盯种植,一个跑销售。李宗权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蜜桃堆在乡里果品站,价格降到1块钱甚至几毛钱一斤都没啥人来收,眼睁睁看着一筐筐烂掉。
“现在蜜桃甜,品质好,顺丰等物流公司主动联系我们,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和顺丰签了协议,在他们的APP上卖了。”李宗权说,“还有一些顾客,主动联系我们,邮寄给他们。”
“现在市场越来越挑剔,多施化肥种出来的蜜桃销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深州蜜桃,绿色种植才是好路子。”西马庄村村主任张振生将自己的果品收购站免费给顺丰使用,“2015年,这里一天最多能发100多箱,2016年达到3000多箱,今年还得多。”
为了更好地发展,李宗权在2009年7月成立了深州市冠一果品专业合作社,组织带领桃农采用古法种植。如今他的合作社已发展到100多户桃农,总面积1000多亩。
下一步,李宗权说,他们将研究如何将绿色种植和科学种植结合起来,把当地的绿色品牌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