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院里拄着拐杖的“播火者”
宁佩英退休后创办“家庭党校”通俗传播党的理论,化解周边党员困惑
▲宁佩英(右)正在与老党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头发花白,手拄拐杖,84岁的宁佩英,见人就是暖暖的笑,脸上总是透着一股不输年轻人的精气神儿。
这位低调内敛、散发着书香气息的慈祥老人,是大连市一位楼院党支部书记。十几年来,她利用退休时光,用最通俗的语言传播党的理论,把党的理论播撒进干部群众心中,使基层党员的心与党中央靠得更近,被誉为“拄着拐杖的‘播火者’”。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站还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人退休思想不能退休,共产党员的身份不能变”
“为什么他能够在回国7年中像陀螺一样旋转?是一种爱,一种对国家的大爱。”8月17日下午,大连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二楼会议室里,宁佩英用她略带江阴口音的普通话说。当天,她党课的主题是《学习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别看她年过八旬,但口齿清楚,思路清晰。
宁佩英曾经担任大连纺织厂厂长,也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她过上退休生活。
“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共产党员的身份不能变,一定要找点有意义的事干!”于是,她先做社区志愿者,又担任楼院党支部党小组长、支部委员,后来大家选她当了支部书记。
提起当初办“家庭党校”,宁佩英说:“我刚担任支部书记时,发现一些老党员退休后对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不理解,牢骚满腹,思想消极。有的党员党性淡薄,支部缺乏号召力。”
宁佩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决定改变这种状况。2001年7月,她跟老伴商量,把自家60多平方米的房子作为支部党员的学习场所。
“开始有些党员不好意思来,可看到宁佩英很认真,学习内容也有吸引力,听课的人多了起来。街道听说这种形式效果好,就把学习班命名为‘宁佩英家庭党校’。”说起这些事,前任社区老书记张连春仍一脸感动。
为了更好发挥宁佩英的作用,2010年3月,街道党工委在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时,建立了宁佩英工作站,下设6个分站,面向辖区党员群众开展教育。工作站成立后,宁佩英每个月都要组织党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