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情人节?女人节?带你“穿越”到古代七夕去看一看
新华社记者 俞菀
七夕节到底是情人节还是女人节?过节主要是吃东西还是缝东西?面对记者提问,尽是一片迷茫的眼神。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让我们跟着文史典籍和民俗专家,来一场“穿越”之旅吧!
汉时望银河 牛郎织女鹊桥会
七夕节,在没有雾霾和粉尘的大汉夜空,抬头可见纵贯南北的一条大银河。银河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遥遥相望,正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汉代女子们七夕节的主要祈愿对象便是“织女”神。据《西京杂记》描述,女子们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会上开襟楼,穿七孔针;临百子池,作于阗乐。加上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这一天女子所结的五色缕,有了“羁绊之爱”的意思。
其实,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大东》。《诗经》里的牵牛、织女大体还只是天上的星座,又说他们从事着驾车、织布的劳作,有了初步拟人特征。
到了汉代,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原型:牛郎织女私自相爱,忤逆神旨而双双受罚,隔河相望不能聚首。因此,从汉代开始,七夕节有了凄婉的情感底色。
有意思的是,古代七夕节又称“首秋节”,初秋时节常能看到喜鹊成群飞过。善良而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可怜牛郎织女这旷日持久的“异地恋”,便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文本中,加入了“喜鹊搭桥”助两人相会的情节。
盛唐宫廷 乞巧楼上宫娥忙
若是“穿越”到七夕节那夜的盛唐宫廷,可见朝野上下一同举行隆重的乞巧仪式。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那时候宫里有专门的“乞巧楼”,以锦缎铺设,高百尺,上可胜数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人们可以在楼上祭祀牵牛、织女双星。嫔妃们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成功获得“乞巧”技能加持。
虽然唐代以肥为美,但灵巧的指上功夫依然是衡量女子才能的重要指标。上海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者周思杨说,嫔妃们用“九孔针”替代前朝的“七孔针”,可见对“巧”的渴望和“巧”的标准已是大大提升。
全唐诗《宫词百首》中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正是描绘了宫廷女子在七夕夜乞巧、仰望银河的习俗。同时,唐代宫廷引领的奢华文化使得节日气氛变得愈发浓烈起来,“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