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8月24日电(实习生袁璐)8月23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会议详细解读有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具体内容。
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据了解,截止目前,陕西省已经组建了57个医联体,覆盖到600多家二级医院和10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2017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任务,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紧密型医联体,西安市、宝鸡市、延安市要组建2-3个紧密型医联体。
西安自2015年开始医联体建设工作,目前西安市的医联体总共有36个,在城区区域性的综合性的医联体16个,专科医联体12个。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均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各医联体累计下派专家46807人次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各类培训6940次,开展远程会诊1170次,累计完成转诊12392人次。
据了解,针对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小医院“门前冷落鞍马稀”依旧没有改善的状况,下一步将工作重心由服务数量转变为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医联体+全科医师团队”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比例、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同时,在资源共享上,鼓励依托医联体内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探索实行医联体内部各医疗机构药品、耗材、设备等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筹医联体内部医疗机构业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及信息共享。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与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将形成较为完整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起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省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县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