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20日消息(记者贾立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天津绿色金融论坛”上发布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规划报告》,该报告在分析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背景、机遇及挑战的基础上,对雄安绿色智慧城市和新区建设的投资需求和融资渠道进行了研究。
《报告》是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由马骏及绿金委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牵头,课题组成员分别来自央行研究局、中央财大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工商银行城市研究所、兴业银行、绿金委及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等机构。
马骏指出,雄安新区的绿色投资需求主要源于三大方面: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保护性开发;绿色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建筑;清洁能源及资源节约利用。根据估算,雄安新区今后五年当中绿色投资需求可能达到近万亿,需求带动下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内生动力。但同时,雄安新区发展绿色金融也面临着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初级、融资缺口巨大、金融总体发展水平低等诸多挑战。
因此,《报告》系统提出了雄安新区围绕“一中心、一示范、一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设想。
“一中心”,既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中心。把科技和绿色发展两个定位有机结合,在雄安建立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平台,吸引一批世界领先绿色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雄安新区,形成世界顶级的绿色技术研发、展示与应用的平台,并吸引一批绿色技术领域的天使、VC和PE 投资基金落户,辅之以科技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源,将雄安新区打造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中心。
“一示范”,既建立绿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建筑投融资示范区。通过绿色金融创新,推出一套支持污水和固废处理、清洁能源、地铁轻轨、城市管廊、分布式光伏、绿色建筑等项目的融资模式。
“一体系”,既构建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基础上,发展包括构建绿色担保和贴息机制、吸引和组建各类绿色基金、通过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绿色项目、发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创新包括外资在内的绿色PPP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马骏指出,未来90%的规模投资都将会来自于非雄安的其他地方。因此,在雄安新区发展绿色金融首先须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的环境。推出包括绿色担保、征信、贴息机制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激励政策,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绿色行业。同时,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推动绿色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发行绿色债权。推动绿色产业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扩展绿色融资渠道。
此次发布的《雄安新区绿色金融规划报告》将成为下一步雄安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后,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基础。在雄安新区建设总体规划推进之际,该《报告》将对推动雄安新区绿色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智力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