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汪亚)农业部于17日在京举行发布会,通报了农业部推进质量兴农,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农业部连续5年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合格率达到97.6%。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吃得是不是优质、安全、绿色、营养,已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责任。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农业部坚持质量兴农战略,治理突出问题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效。
一是标准先行品牌增效。农业部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6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5000余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实现有标可依。同时,农业部还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三园两场”1.8万多个,“菜篮子”大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本实现按标生产。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三品一标”总数达11.7万个,一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更好地适应了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是专项整治严打重惩。农业部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禁限用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等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近5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989万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370万家次,查处问题23.8万起,清理关闭生猪屠宰场1107个,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被依法逮捕判刑和重罚,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8.3亿元。三聚氰胺连续8年监测全部合格,“瘦肉精”监测合格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地下生产经营链条基本打掉,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问题基本解决,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健全体系强化能力。监管体系从零起步,监管能力由弱渐强。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88%的地市、75%的县(区、市)、97%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监管人员11.7万人。大力推行农业综合执法,执法监管已从季节性、运动式专项打击转变为常态化、专业化日常监管。国家投资130亿元,建设了部、省、地、县质检机构2770个,检测人员达3.5万人,基本实现了部、省、地、县全覆盖,检测能力迅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实施种子追溯编码标识、兽药二维码制度和农药质量追溯试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于今年6月30日正式上线试运行,即将成为政府智慧监管和公众信息查询的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