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17日消息(记者傅闻捷)2016年底,网约车新政上海细则正式颁布并实施,滴滴出行根据政策内容,迅速推进相关合规工作。记者从滴滴出行获悉,截至2017年1月底,滴滴平台已按照新规要求完成了外牌清理工作,并采取多重技术手段结合大数据筛查,侦测冒牌注册、违规改换车牌的账户,一经发现便立即采取封禁等措施;同时,平台还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打击与之相关的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全力保障市民出行权益。
一直以来,滴滴出行平台严格禁止并持续打击包括人车不符、冒牌注册在内的各类违规现象。2016年5月,滴滴便正式上线了“人车不符”投诉功能,当乘客在与司机电话沟通中得知,或在车辆到达后发现司机、车型或车牌等与注册信息有出入,可拒绝搭乘车辆,并可通过APP内投诉通道或致电人工客服反映。
与此同时,滴滴从源头抓起,严把注册审核关。2016年7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对外发布了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首次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负面清单”——有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精神病、涉毒人员,都将被一票否决、禁止进入移动出行平台。
滴滴出行是行业内率先与国家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并共同进行犯罪记录筛查的移动出行平台。在推出“负面清单”、实行背景筛查的同时,滴滴与全国多地公安机关携手合作,持续推进三证验真,以及基于此的人车一致等注册审查工作,严把安全关;并在软件中加入了行程分享、紧急求助等功能,切实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2017年4月,滴滴出行公布其上线五大安全措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数据显示:在滴滴严格的注册审核机制下,因未能通过“三证验真”流程,每天约有3万个不符合要求的注册申请被拒绝;“号码保护”功能实现了每天2500万次以上的应用量;“分享行程”功能日均用量超过20万次;“紧急求助”功能则始终保持7x24小时专业应急团队在线;“人像认证”也已经覆盖到了全国所有开通滴滴服务的城市。
对于外牌问题,自去年底各地网约车新政陆续出台后,滴滴就开始配合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主管部门,依据当地政策有序地开展帮助司机换车、引导司机回车牌所在地接单等工作。同时,滴滴也与主管部门保持紧密沟通,按照政府要求陆续停止对外牌车辆派单。在上海,截止今年1月31日,滴滴已率先按照新政要求完成外牌清理工作。
清理外牌后,用户体验得到改善,有效得促进了上海网约车市场的有序发展。不过,从今年2月份开始,滴滴陆续通过多重技术手段结合大数据筛查,新侦测到个别冒牌注册、违规改换车牌的账户,对其予以封禁处理。滴滴相关业务部门及工作人员还通过摸排、调查发现,有部分地下黑产恶意扰乱网约车市场的良性发展,随即将信息上报至公安部门,并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持续有效地打击工作。今年3月,滴滴便协同连云港公安成功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缴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300余万条,存储量达1.7T。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移动出行行业的领先企业,滴滴严格把关司机注册环节、全面升级安全保障体系起到表率作用,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安全生态的建设。而企业与企业之间良性的安全技术比拼,可以有效地推动行业发展。随着此类安全功能的不断完善,整个移动出行行业也将迈入一个更有序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