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17日电题:追寻现实生活中的“诗与远方”——上海书展现“诗词热”
新华社记者郭敬丹、杜康
曾被认为“高冷”的古诗词,如今成为大受追捧的“网红”。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明灯,照亮每个普通人的诗意和诗心。正在举行的2017上海书展上,文化名人们带领读者共同寻找民族精神图景和文化力量,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忙碌而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如何抵达“诗与远方”?
其实,《静夜思》就是“全民创作”作品
当“诗”与“远方”成为某种“固定搭配”,人们对其也愈发向往。而“诗”在怎样的“远方”,“远方”又有多远?
“时代的推动和倡导,带来愈发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在上海书展的“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说,“每个时代对‘雅’的评判不同,当文字成为男女文化教养的通用标准后,‘通诗书’就越来越重要。”蒙曼感到,今天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有越来越多的推崇,人们希望自己是“不俗”的美人、“雅人”,文化需求的背后也培育着文化自信。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感到,诗词的历史很久远,而与现实又无限贴近。30多年前,《唐诗鉴赏词典》出版、热卖,今天,《中国诗词大会》将古典诗词做成老少咸宜的节目并获得热播,穿越千年的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全民的“共鸣”。
陈尚君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都谈到了人人会背的《静夜思》——这首诗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版本。郦波介绍,宋代以前的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但在明清两代经多人改动,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静夜思》才成为流传至今的版本。
“这样来看,《静夜思》是一首‘全民创作’的作品。”郦波说,唐诗不光是唐人的诗,还是我们的诗,虽然诗来自于历史的远方,但传承未曾中断,华夏文明薪火一直流传到今天。在郦波的带领下,全场“诗迷”齐声背诵《静夜思》,“远方”的诗在抑扬顿挫的背诵声中,也近在每个人心里。
我这么忙,如何诗意地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最初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在‘有闲’的情况下继而产生精神追求。”蒙曼说,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民众生活越来越好,也让全民族有了更旺盛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