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4日电 特写:十年“忠粉”的舞蹈节之恋
新华社记者 顾煜、王菲、郭燕
对于58岁的李慧而言,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5日,等待了两年之久的舞蹈盛宴——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占领”了她十几个夜晚。作为一名舞蹈节的忠实观众,从2008年至今,不知不觉她已经和舞蹈节结缘10个年头。
“那时网络还没这么发达,新疆举办首届国际民族舞蹈节的消息还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李慧说,第一次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时,售票已经开始了两天,她急匆匆地去买票了,生怕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位置。
2008年6月,来自国内外16个艺术团体参加了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为观众奉献了45场精彩演出。
“第一次在家乡看到国外舞蹈团的演出,每个团的演出我都去看了,从那时起就迷上了舞蹈节。”李慧不停翻阅着手机里的老照片,精彩的表演又在脑海中重现,而近10年的时光也让并没从事艺术行业的她,对各个国家的舞蹈文化了解颇深。
“舞蹈不仅仅是优美的舞姿,理解了内涵才能更懂舞蹈。”为此,退休后的李慧只要有机会便去观看舞蹈表演,甚至连剧院排练和艺术学院学生毕业演出,台下都有她的身影。
今年7月1日是第五届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始售票的日子,一大早,李慧便去新疆人民剧场排队,等候一个半小时后,她给家人和朋友买了32张票,“以前的票都是软纸做的,不好保存,这几届不仅票质量好了,舞蹈也更精彩了。”
每晚9点,乌鲁木齐盛夏的炎热还未消散,但却是李慧和朋友们最期待的时间,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南北各大剧院的幕布渐渐拉开,台下座无虚席,一场场文化盛宴在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精彩上演。
“太过瘾了!前两天去看了《朱鹮》《天鹅湖》,昨天看了《木卡姆印象》,让我和朋友们大饱眼福。”李慧说,每届舞蹈节都有新的舞蹈剧目上演,观众也越来越多,“就像我的朋友,好多之前都不看舞蹈,现在比我还喜欢的人大有人在。”
从2008年开始,每届舞蹈节李慧都未曾缺席,今年甚至连同学聚会都被她拒绝,“两年一次的舞蹈节,对我来说就像过节一样,错过了还得等那么久。”李慧笑着说,手中不停整理着各场剧目的节目单。
每一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是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也是新疆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为一名十年的忠实观众,她也见证了新疆本土舞蹈一步步的发展进步。
“今年新疆的剧目形式和内容比往年更加出彩,不仅在音乐上还是灯光、舞台效果上都比往年更好。”李慧说,今年新疆本土剧院的《阳光下的舞步》《木卡姆印象》《冰山上的来客》《行进的风采》等剧目,不仅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而且内容也十分吸引观众,“每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根本停不下来。”
“马上就要闭幕了,又得再等两年了。”看到手中的票所剩无几,李慧十分不舍。短短十几天,20多个中外艺术团为包括她在内的新疆各族群众奉献了60余场精彩的演出。“不过,两年后的演出肯定会比今年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