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大飞机”翱翔,“墨子号”升空,“蛟龙号”探海,“复兴号”驰骋;中国路四通八达,中国桥飞架南北,京南大地上的新机场,犹如凤凰般展翅欲飞……
从高空俯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资料图片
在砥砺奋进的五年里,一张张中国新名片惊艳世界。在这些新名片的背后,有着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奉献着他们的青春、智慧和汗水。
6月的清晨,阳光照耀下的伶仃洋面,碧波荡漾,浩浩汤汤。
2017年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跨过珠海,连接澳门半岛,通向香港大屿山。图为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项目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记者跟随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林鸣,乘坐“振交四号”船前往正在施工中的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
7年里,林鸣不知道多少次来到工程现场,早已习惯了乘船的颠簸。平时,他经常会茶饭不思、睡眠不好,脑海里全是工程遇到的挑战,就连跑步时思考的也是工程,“这些挑战逼着我们进行创新,甚至是在痛苦之下进行创新”。
2017年6月21日,技术人员在昌吉—古泉特高压输电工程安徽铜陵境内的铁塔上进行设备安装作业。陈晨摄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林鸣的带领下,一个大部分由“80后”组成的团队,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在6.7公里长的岛隧工程中,集成了几百个创新专利,创造了“海底穿针”“海底绣花”等多个工程奇迹。
他们坚守着、探索着,日复日、年复年,与船,与海,与隧道,与人工岛相伴。茫茫伶仃洋上,他们书写着让人难忘的故事。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李隽辉摄/光明图片
来自云南大理的张怡戈,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一工区副经理。从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成岛至今,他已经在岛上工作生活6年了,平时就住在岛上的集装箱里。6年里,他只回过一次云南老家。他说:“小孩今年上一年级了,我很想他,但在外面干工程就要放弃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