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过多 专业扑火力量后继乏人 内蒙古连续火灾暴露林区防火多重难题
进入春季防火期以来,内蒙古林区至少已发生30余起火灾,多数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尤以大兴安岭主林脉地区居多。其中,仅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大火和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大火过火面积就达2万公顷,投入扑救人员近2万人次。过火面积之大,扑救难度之高,近年罕见。
30年前,震惊世界的黑龙江大兴安岭“5·6”大火起因就是林场工人林中作业操作不当所致,火借大风四处蔓延,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空前损失。30年后的今天,《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内蒙古林区实地采访发现,今年的连续多场火灾,暴露出基层人员防火意识淡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过多、资金不足削弱林区专业扑火力量等诸多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林业职工竟不会使用灭火器
据内蒙古自治区防火部门统计,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内蒙古共发生森林火灾980余起,人为原因占97%。记者采访发现,林区火灾中,人为因素仍为一大主因。虽然林区防火宣传工作从未间断,但个别人员仍存侥幸懈怠心理。尤其是没有经历过重特大火灾的职工或外来人员,尚存不以为然的心态,没有意识到防火工作的严肃性。
毕拉河火灾原因公布后,林区职工纷纷表示“太不应该”。毕拉河林业局党办主任韩强说,林区停伐之后,防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林业人竟然犯这种低级错误,值得反思。
记者采访目击者了解到,毕拉河火灾火情刚一发生,就被当地林业职工发现,但作为重点防火单位,在场的人竟不会使用灭火器。
“在场的7名林业职工都是50多岁,看到起火立即出来扑救,但却没有人会使用灭火器。”阿木珠苏林场管护站职工张树英说。
这些细节让一些林区的干部感到非常惊讶。许多人表示,林业职工春季防火紧要时期,违规倾倒煤灰,火灾发生后,不会使用灭火器,这些问题说明,防火宣传和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若不是此次火灾,这些问题可能依然不会暴露出来。”一名林区干部说。
毕拉河大火发生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立即下发《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森防指成员单位领导带队进行森林防火督查,同时国家森防指再次开展明察暗访,重点对地方政府责任制的落实和火源管控等工作进行督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