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军队89年的光辉征程中,有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头顶蓝盔远征万里、不畏生死捍卫和平。在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聚焦中国蓝盔——
热血铸和平
■本报记者 罗 铮
7月31日,19时,南苏丹朱巴,联南苏团UN House营区4号哨位。渐黑的天空下,我维和步兵营一个战斗班正在警惕地注视四周。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8月1日0时,9名士兵在哨位上迎来了人民军队的89岁生日。
21天前,同样在这个哨位,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辆步战车遭火箭弹袭击,李磊、杨树朋不幸牺牲,5名战士受伤。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6年来,李磊、杨树朋分别是中国军队在维和前线牺牲的第12名、第13名维和军人。
这13名烈士,或是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或是在空袭中遇难,或是在任务区染病去世……他们用行动兑现了忠诚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誓言,用生命为八一军旗增添了血染的风采。
和13名烈士一样,26年来,数以万计的中国军人无谓艰险、前赴后继,为饱受战火蹂躏的维和任务区民众撑起一片片和平的蓝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了中国军队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郑重承诺。
维护和平——
中国蓝盔义无反顾
“国际维和——我的梦想。”在李磊的剪报本中,这位维和英雄在一张他收集的维和图片旁,写下了这8个字。
中国历来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尤其是近代历史上的战火,更让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可贵,也更加坚定了中国军人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决心。
从1990年至今,中国军队实现了派遣维和人员从无到有,兵力规模从小到大,部队类型从单一到多样的历史性跨越——
1990年,中国军队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1992年,正式组建维和部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2001年,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2003年,向刚果(金)派出首批维和部队;2003年底,向利比里亚派出首批维和部队;2006年,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工兵营;2013年,首次向马里派出安全分队;2015年,首次向南苏丹派出维和步兵营。应联合国请求,中国军队还将于近期向苏丹达尔富尔派遣直升机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