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俄罗斯连塔网5月8日发表文章,讲述了一位俄罗斯女孩如何成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适应了中国,并在那里生活的故事。具体摘要如下:
中国不是俄罗斯人最喜欢的国家,但仍有不少人生活在那里。来自俄罗斯基洛夫市的安娜讲述了她如何成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适应了中国并在那里更换了更符合当地需求的职业。
这里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
安娜出生在基洛夫。中学毕业后去了莫斯科,考入新闻系。并争取到了在美国学习工作的资助金,却没办下签证。但安娜还是决定要走出国门,最终选择了中国。起初她呆在北京。当时安娜不会讲中文,因此工作的选择范围局限于教俄语和英语。她选择了更有趣的——教3岁到6岁的孩子英语。
中国的房价不断在涨,北京和上海已步入全球房价最贵大都市行列。任何房子,不管多小多破,都肯定卖的出去。好公寓的价格从几百万人民币起步,并且由于人口过剩而逐年提高。多数家庭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在她看来,中国人常常挥霍金钱,但如果他们手里有一大笔钱,那么一定会用来给自己和孩子买房。
搬到上海后,安娜意识到自己头一年在中国的生活“不本地”:只吃自己习惯的食物,只和外国人交际,在工作中说的是英语。这里的外国人分成两大类。一类人可以生活多年但不学任何汉语,吃披萨加汉堡,和欧洲人来往。而另一类人融入当地文化。在这里生活的第二年伊始她就决定,想留在这个国家,至少近几年要在这里,所以开始学习语言。此外,她开始了有趣的尝试——住在中国家庭里。
开销中的重要部分是交通。这里的汽车很贵。但这不是首要必需品,因为中国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比如花费25分钟就能乘坐高铁到达另一个城市。
中国的食品比欧洲便宜得多,分量也大。但安娜称不会每天都吃中餐。中国人吃的很多东西她都不习惯:凤爪、猪软骨、鸭脑汤等等。在这里她头一回尝到了驴肉。最失败的尝试是鼠肉。经常出现的情况时,如果食物好吃,她不会问它是什么做的,因为害怕被答案吓到。安娜认为,中国有十几亿人,要养活所有这些人,因此他们会把那些外国人认为不能吃的当做食物。
“白人脸”让她收入不菲
中国人不能顶撞领导,因为知道这样很快会被取代。安娜称一开始也不敢这么做,现在则在一些事上能够平静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