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陆军的M1A1坦克部队远赴美军南加州基地进行训练。(鸣谢鼎盛论坛网友:ddaa8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澳大利亚电视七台8日为直播奥运会开幕式时给中国代表团出场画面插广告、将奖牌榜上的中国国旗误放为智利国旗而道歉,此前一天,有澳游泳队员对中国选手孙杨出言不逊,显得“缺少教养”,更有一些澳媒以偏激口吻抢占“道德制高点”。连串事件令不少网民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形象产生了不良观感。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对外展示出一定的多元化,但回顾它的历史,就能明白它当今为什么会时而表现出某种无知和傲慢。澳大利亚不光彩的“白澳政策”宣告结束已有44年,但有些澳大利亚人骨子里的“白澳”倾向仍很强。“早先移民以来自英国的囚犯为主”这段被人嘲笑的建国史正被遗忘,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澳大利亚除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劣迹之外,它一直为维系澳美同盟而甘做美国“小弟”,甚至还有政要向日本军国主义谄媚,更是时常让人哭笑不得。
不光彩的建国历史被人粉饰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2006年的人口调查显示,当时白人占总人口的近九成。现在澳大利亚人口近2400万,其中英国及爱尔兰后裔占74%,亚裔占5%,土著人不到3%,此外就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据美国“历史”网站介绍,1788年1月26日,首批被英国驱逐的736名犯人抵达澳大利亚。这一天后来还被定为澳国庆日。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来自英国的近5万名犯人被先后“发配”至此,这也是世界刑法历史中最怪异的场景之一。在18世纪的英国上层精英的共识是罪犯们天生具有缺陷,因此无法被改造,只能将他们与基因纯洁和遵纪守法的公民隔离开来。所以,违法者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但监狱的运行成本过于高昂,当美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后,英国违法者不能再被运送到大西洋彼岸,它需要在其他方向寻找一片流放犯人的殖民地,而澳大利亚成了首选。
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于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澳大利亚的这段历史常被其他西方国家民众嘲笑,这是不争的事实。用澳大利亚一位作家的话说,(澳大利亚人)是“西方世界学校里的坏学生”,通俗说就是“低等白人”。澳大利亚人一方面以白人自居,把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有色人种不放在眼里,但另一方面又被“正统”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祖家”英国轻视。
澳大利亚艺术批评家、历史学家罗伯特·休斯写过一部澳大利亚流犯史——《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书中记载,澳大利亚人一到伦敦,就遭人冷嘲热讽,笑他祖先曾是流犯之虞。1960年之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人对澳大利亚人态度就是如此,这让中上层阶级的澳大利亚人十分难堪,没有面子,因为谁都不想有个当流犯的祖先。休斯认为,“流放制度已成半是不快的记忆、半是没有愈合的伤口”。但一些澳大利亚人好了伤疤忘了痛。根据澳大利亚系谱学家协会官员海瑟·加恩塞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澳大利亚人敢承认自己的祖先是从英国流放来的罪犯,在澳大利亚,这是个“社会禁忌话题”。但此后,一些人反倒以有罪犯的祖先感到刺激,甚至视为“传奇和荣誉”。
不可否认,澳大利亚国内从不缺客观公正的声音。《独立澳大利亚》杂志2014年9月15日曾以“无知正在致残澳大利亚”为题刊文称,“澳年轻人似乎已患上历史遗忘症,习惯于粉饰我们的过去,包括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在哪种情况下来到这里,而这种无知正在将我们慢慢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