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 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9月17日刊登尼古拉·诺维奇科夫的一篇文章,题为《波罗申科给军工企业下禁令》,副题为《乌克兰危机最大的赢家是中国》,摘要如下:
乌克兰东南部战事不断升级,基辅当局顽固地不想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冲突,不禁要问:这对谁有利?乌克兰军工企业将何去何从也值得关注,长期以来它一直靠向外国甩卖苏联解体后留下的各种武器活着。其大部分的出口收入来自俄罗斯,它从乌克兰军工企业订购了不少组件和零配件。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2014年8月27日通过《有关完善国家军事技术政策的措施》的决定,乌克兰总统已发布命令使该决议生效,并指示政府采取措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军工产品和军民两用产品,太空技术产品除外。
这并不令人意外,早些时候乌克兰政府已经做出这种决定。俄罗斯工贸部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说,“今年3月就有限令,我们对此已经适应。明白什么武器组部件事实上已经不会提供了。据此通过了所有必要决定,采取进口替代方式,在俄罗斯生产这些武器部件”。
他说,进口替代计划已经制定,希望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生产出发动机,最多用3年半的时间生产出舰船用的燃气涡轮装置。
俄罗斯进口替代计划的主要特点是,将用全新的技术方式来生产原产乌克兰的组建和部件,俗话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将大大推动俄罗斯军工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军用和军民两用产品,乌克兰的国防工业体系将崩溃。
俄罗斯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普霍夫说,乌克兰军工企业没有俄罗斯的订单就活不下去,因为西方不需要它的产品。“战争迟早会结束,届时乌克兰国防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就完蛋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波罗申科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2015-2017年期间拿出30亿美元来重新装备乌克兰军队和更新装备,没地儿来钱。国内订单取代不了俄罗斯的订单”。
现在还效忠基辅政权的乌克兰国防工业很快会改变自己的立场,没活儿干的企业开始要救济,可没有钱。普霍夫说,这是一个短视的决定,从长远看,波罗申科之流将付出昂贵的代价。
乌克兰的军队、军转民和裁军研究中心主任瓦连金·巴德拉克认为,“根据粗略评价,乌克兰的军事装备还可以,尽管老旧且多数不能用了。因此我们坚持要求西方国家提供军事技术援助,以便得到新的更好用的武器”。他的这番话是在回答有关政府决定为在东部的军队购买本国产武器的问题时讲的。在评论这一决定对乌克兰履行武器出口合同的影响时,他说,据他所知,合同基本上被冻结了。
8月26日乌克兰政府决定紧急购买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生产的军工产品,以便立即向战区提供武器。内阁紧急会议决定在48小时之内从国防部的仓库中提供武器给军队、国民卫队和参与反恐行动所有部队。政府还要求立即修缮和改进武器。
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安德烈·雷森科晚些时候说,为了执行总统的指示,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的企业应改为“三班倒”,争取提高40%的产量。在该公司旗下有134家军工企业,从事研发、制造和维修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