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纽带网5月27日报道,俄罗斯第五代歼击机T-50的试验开始进入最为重要的冲刺阶段。近日两架T-50开始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测试各种武器配置,另外两架则在阿赫图宾斯克市国家飞行试验中心进行试验,而且很快将会进行战斗使用试验。
和时间赛跑
俄第五代战机T-50于2010年1月29日首飞,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足以对整体项目进行某些中期总结。最主要的是T-50作为新一代战机获准进行国家试验,并且开始挂载武器飞行测试,这本身就是对它明确的肯定。在首批T-50飞行大队形成战斗力之前,新飞机还要进行很多试验和改进,但是其生存权利已经确定无疑。
苏霍伊设计局从2000-2002年开始研发这款新型战机,其基础是苏联和新俄罗斯时期的研发成果。苏联早在80年代初首次提出任务,要求研制不仅能在未来替代刚刚量产的第四代歼击机,而且能和美国在ATF先进战术战斗机项目框架内研制的新一代飞机竞争。和美国一样,苏联当时提出了两种方案,由米高扬和苏霍伊设计局竞争。米高扬设计局推出了众所周知的米格-1.44,苏霍伊设计局则在苏-27KM后掠翼舰载歼击机基础上研制出了C.37,即众所周知的苏 -47“金雕”,后来又推出了T-50。这两个项目的研发进程虽然受苏联解体影响大幅推迟,但并没有停止。苏-47于1997年9月升空,米格1.44于 2000年2月首飞。苏霍伊项目被认为更有前途,如果说米格1.44经过数次试飞之后就已下马的话,那么苏-47仅在2010年前就进行了337架次飞行,而且和T-50平行试飞。实际上,苏-47成为第五代战机项目的飞行实验室,负责测试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新型结构材料、各种内置武器舱方案和其他许多技术。
此间美国ATF计划顺利完成,研制出了F-22“猛禽”歼击机。其原机YF-22在90年代初期和中期积极试验,第一架F-22于1997年首飞,到21 世纪初开始量产。由于造价太高和军事开支大幅缩减,F-22量产计划大幅缩水。飞机性能也发生较大变化,量产型F-22机载设备与研发计划相比显得较为 “寒酸”。结果最终只生产195架,包括8架试验机和187架量产机,最后一架于2011年下线,随后停产。美国国会担心先进技术可能泄露,因此禁止对外出口F-22,甚至就连最亲密的盟国,包括有意采购的以色列、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没能得到一架“猛禽”。
联合研制
美国F-22的研制经验对俄罗斯第五代战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不可能直接复制美国道路,俄罗斯对新飞机的要求显著提高,因为F-22早已量产,而且美国在第五代歼击机研制方面勾勒了JSF“联合攻击战斗机”的轮廓,研制出各型F-35歼击机,准备替代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几款现役飞机,包括A-10攻击机、F-16和早期版本的F/A-18舰载机,以及垂直起降飞机AV-8B。美国还建议自己从西欧到澳大利亚的盟友购买F-35战机,这种方法能显著增加飞机产量,降低单价。此外,一些航空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参加联合研发项目,还能分摊研发费用。
类似道路对俄罗斯来说更加现实,因此莫斯科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寻找国外合作伙伴。但是相关名单很快就迅速减少到一个国家,只有印度同意与俄分担新一代战机的研发风险,因为21世纪初引进苏-30MKI歼击机对印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虽然从初步同意到签订政府间合作协议用了漫长的7年时间,仍然大幅缓解了苏霍伊公司为新飞机争夺预算拨款的压力。到2007年10月俄印签署印空军版T-50,即FGFA第五代战斗机联合研发协议之时,新飞机技术面貌已经定型,并开始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制造首批试验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