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大约13年前,身在阿拉木图的笔者曾在《环球时报》上撰文,描述中亚百姓对苏联往事的眷恋,题为“难忘苏联”。岁月如梭,当笔者再度撰写苏联话题时,却意外地发现,“后苏联”空间内的百姓对老苏联的态度与以往相比已大相径庭。笔者原想再次以“难忘苏联”为题来讲述今天俄罗斯人对苏联的想法和态度,然而,耳闻目睹的素材却把笔者直接拉进“重返苏联”的节奏。事实上,“重返苏联”正成为一个节奏很强、很快的话题,它真实地摆在那里,不再像以往那样虚幻。有人说它是眼下乌克兰冲突的病根,是俄罗斯与西方战略冲突的焦点;也有人说它是俄罗斯人的梦想与光荣,并很可能成为一把钥匙,为世人打开通向俄罗斯灵魂的大门。
苏联印记,再度清晰
笔者写这篇报道时,俄罗斯的电视机里正实况播报各大城市庆祝五一劳动节的场面:三色旗飘扬,彩带飞舞,口号震天。一切恍如昨日,笔者眼前浮现出当年与苏联同学一起参加劳动节游行的画面,一样的人群,一样的场面,一样的满腔激情。电视评论员反复提起苏联时代人们参加五一节游行的盛况,认为今天和昨日相比差异不大,“拥有共同的精神”。电视画面上一位被采访的老人则感慨道,“俄罗斯人在没有苏联的日子里已经熬过23年,苏联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从去年年底来莫斯科工作到现在,笔者每天看电视、听广播、与人交谈,最常听到的字眼就是“苏联”。“苏联时期”这几个字,甚至成了一些人表达观点时的口头禅。俄罗斯《消息报》副总编梅茹耶夫先生解释说,人们喜欢谈论苏联的原因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俄罗斯全社会都对苏联充满思念之情。
苏联是什么呢?它显然并非仅仅是赫鲁晓夫或斯大林。苏联不仅留在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里,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是老房子和旧家具,是动画片和夏令营。它携带着旧玩具和老唱片在俄罗斯几代人的情感世界里生了根。在感叹“苏联时尚”回归、“苏联物件”值钱的同时,人们恐怕难以否认那些旧时尚、老物件里的精神遗产。在今天的俄罗斯,苏联并不属于过去,它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不少俄罗斯人来说,它不仅是一大批博物馆,不仅是美轮美奂的莫斯科大学和乌克兰饭店,也不仅仅是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它还是俄罗斯的推动力,是一个民族的自信。
俄民调机构年初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表示遗憾。其中有86%的老年人表示怀念苏联时代。而在25至37岁的受访者中,非常怀念苏联时代的受访者也高达37%。53%的人认为苏联解体完全可以避免。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季塔连科院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苏联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它试图建立人类历史上最公正、最有保障、最能让人感受幸福的社会制度。公正俄罗斯党主席接受笔者采访时也对苏联文明赞誉有加。前不久笔者与原苏联共青团一把手、苏联科学院著名欧洲问题专家米罗年科聊天时听他谈起,苏联时期平均工资大约是150卢布,而顿巴斯的煤矿工人月收入可达700卢布,比苏共中央总书记、总理、部长的月薪要多200卢布。劳动最光荣,社会一切资源都归劳动者。他说,苏联教会人们彼此信任、合作和相互支持。苏联人从来不会弄虚作假,厂家和商家都不会为营利而去骗人。苏联时期可以有轻工产品短缺,但只要是打上“苏联制造”的商品,质量都绝对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