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中国军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看运20总师怎么说

2017-03-14 13:24:42
A+ A-

3月12日,《两岸视点》杂志有幸在政协委员驻地采访到了唐长红委员。

唐长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1959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198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专业组长、研究室主任、副总师、总设计师、副院长,中国航空工业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飞机气动弹性、结构强度、总体设计工作,先后担任“飞豹”飞机总设计师,运20飞机总设计师。

《两岸视点》:唐委员,您说过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体现的不仅是国家工业水平的强大和人才实力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现。而近代历史上,恰恰是由于武器装备、军工实力等方面的落后令中国遭受到巨大屈辱,带来了中国人百年来文化上的不自信。在中国硬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的今天,您认为中华文化软实力在中国军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唐长红委员:近世以来,我们饱受了落后带来的屈辱,所以很多仁人志士除了有革命的热情,还具有科学报国、科学救国的这么一种思想。许多中国人自那时起,就对现代科学技术怀有强烈的追求和渴望,但真正深入人心的,是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的家国情怀。

我们有一些老的飞机设计师,亲眼看见过日本飞机在我们的国土上投炸弹,但那时候我们造不了能抵抗侵略者的飞机;我们还有一些老的设计师曾经参与过抗战的过程,从战场上下来以后,就日以继夜地做装备技术工作,在他们心中,科研就等同于作战,技术的优劣就等同于战场的胜败。

近几十年来,世界仍然不太平。我们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历史告诉我们,你不进步,就得挨打,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强盛,强盛就要靠科技的进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一个中国人,可能都有希望国家科技水平快速发展这方面的心愿。在习主席规划的中国发展道路中,我们不仅要过上全面小康的日子,我们还要做科技强国。

在从事军工产品研制的这个群体中,他们都有一种自豪感,只要党和国家召唤,他们就想上更大的项目,就想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以每一次立项,大家都是恨晚不恨早,都希望能够早一些确定立项,早一些投入研制,早一些取得成功。这一个群体,是一个奋斗的群体,精神支撑着他们的努力,信念引领着他们的追求。这些精神和信念,也是我自己过去对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感受。

《两岸视点》:您刚刚说,希望国家民族强盛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的家国情怀;但是中国军工人那种为国奉献的自豪感,以及他们争先恐后、不懈奋斗的精神和信念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您认为,是什么让中国军工得以能人所不能?

唐长红委员:装备发展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有很强的对抗性,需要发挥很多人的智慧,汇集很多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必须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尽可能地掌握和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有些还需要把握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可能三十年的技术发展趋势。所以发展装备和技术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平时行关键时刻就行的,它需要默默无闻,需要兢兢业业,需要埋下头来实干许多年。甚至不是说你这群人干了多少年,而是汇集了好几代人的期望和心血——我觉得在这方面,军工产品研制这个群体承载了太多。

所以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爱国之心在发挥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