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距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6月7日,由国家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在上海嘉定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开放的封闭测试区(一期)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综合性测试场地和功能要求。
而在当天举办的第二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工信部的官员透露,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地推动制定无人驾驶相关技术规范。另外,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开展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已经基本完成,将在合适的时机对外发布。
上汽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展开测试。
上汽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展开测试。
当天上午,来自上汽、通用、沃尔沃等整车企业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以及博世、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发的25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网联汽车率先入园,进行了复杂环境下的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测试。
该示范区将分为三期建设,目前开放的一期范围包括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及正在建设中的F1赛车场以南的封闭区域,总计面积为5平方公里。目前的测试区域为封闭的场地,到2017年底示范园二期项目建成后,内部和社会道路均可进行测试;到2020年覆盖区域将扩展至整个汽车城,达到100平方公里。
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示范区内设有车辆碰撞预警、前车制动预警、超车预警、道路施工预警、红绿灯引导等29个测试场景,模拟出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到今年年底前测试场景将增加至50个,明年可达到100个。
目前国外的谷歌、Uber、福特等公司以及国内的百度、长安汽车、北汽等企业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均已实现了道路测试,但业内普遍认为无人驾驶距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技术的研发水平和标准法律法规的环境建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
随着企业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上的突飞猛进,关于无人驾驶相关法规的确立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按照目前国际通行的1968年《维也纳公约》规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要能够随时控制车辆。这一规定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合法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