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首批从叙利亚Hmeymim基地撤离的俄罗斯苏-34战斗攻击抵达俄罗斯本土沃罗涅日,降落前飞机编队低空通场,受到俄罗斯人民热烈欢迎。
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军了,撤出了在那里的空军主力部队。
什么情况?一向强硬的普大帝突然怂了么?
要知道,半年前,如今日撤军一般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普京高举着“反恐”大旗突然介入叙利亚内战,曾经搅得中东局势周天寒彻,短时间内把本已将倾的“巴沙尔大厦”迅速扶到了几乎要“正”的地步。
俄罗斯前后泾渭的举动该如何理解?还得从俄美两国在叙利亚的博弈说起。
剧终?
自2月27日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的停火协议生效以来,除了针对ISIS和“基地”组织的武装作战行动还在继续之外,叙利亚纷飞了五年的战火平息了一大半。
局势一度很紧张——此前,带着多国联军空袭ISIS的美国,也曾明言要推翻巴沙尔政权,为此不惜巨资培训和武装“温和反对派”,同时积极鼓励追随他的阿拉伯国家也出钱、出武器,甚至提议组织“阿拉伯联军”参与叙利亚的地面作战。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俄美之间达成了协议,双方分别压着自己的代理人——巴沙尔政府和西方支持的“温和反对派”接受了停火协议,并启动了政治谈判进程。
看上去,俄罗斯“反恐”大业未半而中途放弃;另一边,美国却也默认“温和反对派”把巴沙尔当做了谈判对象。
美俄共同插手的叙利亚内战,本已被演奏到了“微型世界大战”味道的高潮篇章,突然到了似乎曲终人散的环节了,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普京
其实,不管是“强人普京大帝”还是“软弱的奥巴马”,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国家元首,不论做出什么决策,都不会仅仅着眼于一事一地。他们首要考虑的,一定是自己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具体到某一些角落里的细节,都可能成为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筹码”。
从普京的角度说,不管他想要多么“强”,能决定他是嘴上强还是手腕强、决定他强多久的,不是他个人意志,而是俄罗斯的国家实力。
要知道,据西方智库估算,目前俄军在叙利亚的军费开支,很可能已经占国防开支总额的2.5%左右;如果行动持续下去,或美国加大资源投入,两国在这里对抗升级,苏联版阿富汗战争的旧伤,恐怕就要让北极熊又一次痛彻心扉了。
而目前还看不见尽头的俄罗斯经济衰退,已经逼迫普京不得不自上任以来首次削减国防开支。对于一个近20年来始终以军事手段为主、保持自己强国地位的政治强人,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个中滋味恐怕只有普京自己才懂。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需要普京操心的要紧事,无论是对抗美国频频折腾的“反导”系统,还是乌克兰东部的内战,都需要大把的真金白银扔进去。
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