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师战机开展空战训练。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宏伟摄
千米高空,层云叠嶂。数架战机穿云破雾,准确锁定目标,击中掠海飞行“敌机”……
这是南航某师开展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的镜头。今年以来,他们先后完成多次重大演习和实弹射击任务,组织了自由空战、海上超低空突防等一批高风险课目训练。
如此险中练兵的胆气从哪里来?来自该师的实战化训练探索实践作出了回答。
让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科学基因
星光点点,海天如墨。被黑夜包裹的飞机座舱内,飞行员张磊不由心跳加速。发动机的震动、仪表的闪烁,提醒着他——这是在远海高空飞行。
时间一秒秒过去。突然,轰鸣声从天而降,战鹰稳稳降落。此次远程奔袭训练,该师创造了该型战机在暗夜条件下海上突击多项纪录。
“安全标准,必须服从于打仗标准,但绝不是盲目冒险!”该师领导告诉记者,他们通过采集分析夜间飞行员飞行参数、生理承受极限、抗疲劳训练强度、海域气象等方面的数据,组织专题安全形势分析会、党委议训会,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下大力抓按纲施训、正规施训。
“让‘违规操作’无处藏身,让‘依法施训’无处不在。”实行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数据库……完善制度的同时,该师掀起了一项项以实战为标尺的练兵热潮——
改变“家门口”练兵习惯,飞行空域由近海延伸至远海;
组织对抗,不互通情况、不固定作战方式,让飞行员根据作战意图和空中态势灵活运用战术,自我寻找战机;
开展突防突击训练,在飞机起飞后再通报目标方位坐标,锤炼指挥机关应急指挥能力和飞行人员临机决断能力……
今年以来,该师多次组织夜间跨区机动,飞行员训练里程成倍增加,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部队远程机动打击能力显著提升。
从精细统筹中要训练效益最大化
仅仅一年时间,该师某团就完成从飞机改装、实战化训练到形成战斗力的跨越。
为什么能这么快?该师开出的“秘方”是精细统筹。他们整合全师指挥员、教员、飞机和飞行日等训练资源,合理安排改装梯次、进入时机,采取两团合训、跨昼夜飞行等方法,提高训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