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机身编号2101号歼20曝光
近日,网络上出现编号为2101的“黄皮”歼-20战斗机的模糊照片,而这被网民视为歼-20投入小批量生产的证据。专家认为,四代机的系统复杂,试飞时间长,从2011年验证机首飞至今只有不到5年时间。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在世界范围来看,可以说歼-20的研制进度是非常快的。不过,从美国的F-35发展经验来看,歼-20很可能采取小批量装备试用,然后边完善边改进的模式。
2101号歼-20现身网络
网络上出现的这架歼-20飞机与之前曝光的照片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战机的编号由20XX变为2101,二是该机涂装为黄色底漆。
迄今为止,歼-20各种原型机、验证机的机身编号经历了三次变化,也体现出歼-20的不同发展状态。最早首飞的2001号飞机被认为是技术验证机,包括2002号歼-20都担负这一任务。其使命有些类似于美国在研制F-35之前发展的X-35,主要用于验证四代机的核心技术,例如隐身气动布局、结构设计等。很显然,2001号和2002号的试飞表明其设计是成功的。
2014年出现的2011号被认为是歼-20进入原型机状态的标志,原型机主要用于定型试飞,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小幅度修改。中国互联网上一种未经证实的说法认为,2017号原型机于今年11月完成首飞。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先后有7架原型机投入试飞,速度在中、美、俄中可能是最快的。而2101号歼-20从编号上看,状态发生新的变化,这也是外界将它解读为第一架批量生产型歼-20的重要原因。
有国内网站认为,这架战机以黄色底漆状态进行首飞,有可能是因为“歼-20进入了试量产阶段”。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这与战机是否批量生产关系不大,之前歼-20的原型机也应该有这层黄色底漆。不过,原型机和验证机的涂装工厂自己可以确定,而如果装备部队,涂装就需要由军方确定,这或许是目前仍保留黄色底漆的原因之一。
歼-20状态趋于稳定
目前从照片来看,这架歼-20的外形和网络上曝光的近期开始试飞的2017号原型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歼-20的气动布局基本确定。
从歼-20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大的外形变化是在由2001号验证机到2011号原型机过渡的过程中。这些变化包括进气口外形、垂尾切尖处理、座舱盖增加加强金属条等,应该是验证机在经历多次试飞后,在隐身和进气效率、机动性上综合考虑的结果。从2011到2017号原型机,也有部分型号有较小的改动,这都是不断完善的正常措施。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2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从目前的外形上判断,歼-20无论是总体设计还是细节处理,隐身设计均高出俄罗斯T-50一筹。另外,战机气动布局设计更适合超音速巡航。但受限于当前采用的发动机,该机可能还无法达到超音速巡航能力,机动能力也会受到限制。
据这名专家介绍,四代机更像一个会飞行的电脑。F-35战斗机的源代码有上千万行。无论是雷达、导弹还是飞机在不同状态下的控制,均通过电脑软件完成。而如此大规模的软件,很难短时间试飞完成。所以F-35不得不先试飞低版本、功能较少的软件版本,然后逐步进行升级。不排除歼-20也采取这种模式的可能:边试飞、边试用,试飞完成后,再为装备部队的型号进行升级。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名专家认为,如果歼-20进入量产的消息属实,那说明歼-20的研制进度非常快。按照这样的进度,歼-20可能比T-50更早装备部队。据俄卫星网27日报道,T-50将于2017年服役。不过该专家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歼-20试飞进度就超过了T-50。这还与试飞的课目多少以及飞机目前的完善程度有关系。即便歼-20进入量产,也并不意味着歼-20各原型机任务的结束,有的原型机实际上才刚刚首飞。未来,原型机很可能将逐步拓展歼-20的飞行包线,使其逐渐向设计指标靠拢。另外,从性能上看,由于目前的歼-20很可能仍装备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它距离最终设计指标仍然有差距,只有安装上推重比为10的发动机,歼-20才能算是一架完美的四代机。
专家认为,作战部队装备后,一方面可以通过试用,发现更多问题并进行改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部队尽快熟悉、掌握四代机,为大批量战机服役培养种子飞行员,积累经验。作战部队往往可能发现一些试飞员很难发现的问题。比如,作战部队的飞行员会从作战的角度来考虑某一功能和设计是否合理,有的功能设置日常使用没有问题,但战时就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