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4月15日报道,原题:《与其封存海军舰艇,不如将其转给盟友》,作者:迈克尔·莫兰。
文章称,近几个月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内部辩论:为省钱让“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退役是否明智。“乔治·华盛顿”号服役24年,是一艘比较年轻的军舰,眼下即将接受昂贵的维护保养——美军全部11艘大型航母都会定期进行维护。
文章称,美国海军坚决反对封存“乔治·华盛顿”号。但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已警告说,当国会就自动减赤方案给予的两年宽限期在2016年到期时,“乔治·华盛顿”号还是要回到砧板上。不仅如此,美国海军参谋长3月曾表示海军计划让22艘泰孔德罗加级巡洋舰中的11艘退役,就为节省运转成本。
但文章认为批评人士说得对,似乎眼下这一时期很难说是报废军舰的好时候,因为中国正在扩张舰队,咄咄逼人地游弋在南海和东海,此外美国有必要在波斯湾附近维持庞大的航母舰队。
那么,为什么不学学历史,把多余的战舰转让给盟国海军呢?想象一下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英国(英国苦于眼下没有一艘现役航母可以用)用上了美国5艘最年迈的现役航母。他们对于这种超级奢侈品的诱惑力或许毫无抵抗能力,即使要面对随之而来的高额维护费用。
文章说,可以找到很多先例。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28艘大型航母和71艘相对较小的护航航母——不仅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似乎也远远超过和平时代的需求。另外还有成百上千艘战舰在一夜之间从重要的武器系统变成了昂贵的维护对象。其中许多军舰进了报废厂,另一些编入后备役舰队,在一二十年的等待中慢慢生锈,直到迎来进入拆船厂的那一天。
一些船被挑选出来,和缴获的德军战舰、日军潜艇以及盟军报废船只一道,停泊在比基尼环礁附近,统统在一次核试验中化为乌有。
不过,美国对庞大舰队的战时投资并没有全部迎来这样的结局。美国海军意识到维持一艘军舰运营的费用将会高得惊人,于是突然想到一个满足两方面需求的完美方法,既可以实现瘦身的愿望,又能填补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缩编而造成的全球海洋安全空白。美国没有把所有船只都封存起来或者卖给废品厂,而是将整支整支的驱逐舰、巡洋舰和其他舰艇编队转让给盟国海军。
比如,“兰利”号和“贝洛林苑”号航空母舰被转给了法国,直至该国最终建造出自己的航母。上世纪60年代,“卡伯特”号航母被转给西班牙,因为美国政府想拉拢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
这些“转手的船壳”(这是海军的说法)中的大多数舰船再也没有开过一次火——至少没有蓄意开火。一些军舰帮助印度、菲律宾之类的新兴独立国家组建起职业海军,取代了殖民部队。另一些军舰,尤其对欧洲而言,发挥了补缺和威慑的作用,帮助欧洲国家把战后资源集中在重建工作上,帮助它们应对开始崛起的苏联海军。
这样的转让方式对今天有何裨益呢?文章称,首先,如果把美国舰队11艘大型航母中的一两艘转让给盟友,就不必封存其他许多军舰了。这样做还可以释放用于开发包括无人机航母在内的下一代武器平台的资金。
文章认为,这样的转让还有其他好处。美国防长多次对盟友大谈要如何“分担责任”,但回应寥寥。如果向这些国家提供这么一个大家伙,相关盟国就会不得不考虑增加国防投入(据美国海军估计,这些军舰每年的运转费用在4亿美元左右),为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做出贡献。
当然,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如果投入巨额资金建造了这些宏伟的战舰,就完全有理由确保它们能一直在海上航行——而且置于美国自己麾下。但这恰好不是美国目前所处的世界。
文章称,当然不能命令一艘澳大利亚航母或者巴西航母服从美国的命令。但是,假如美国做好本职工作,就没有必要冲着其他国家下命令。这些庞然大物只需待在负责任的国家手中,就足以降低打仗的可能性。而且这一做法可以避免这样一种令人汗颜的前景:把勤恳服役多年的战舰改造成漂浮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