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4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要进入印度洋 需避免与印度冲突
印度洋作为中国的西部邻海,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印度洋是中国通向南亚、中东、西亚和欧洲、非洲重要的交通、贸易、能源通道,对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印度洋的安全与稳定对中国的战略、经济利益的意义重大,是中国走向海洋,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国的“海上生命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长,中国有多达80%的石油供应需要经过印度洋,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印度洋地区对中国崛起日益凸显出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印度洋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所依靠的海上通道,使中国走向成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洋国家”的道路。
中国需要及早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加快海洋开发,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努力维护海洋生产活动的正常秩序和海洋权益,提高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为中国完成由“陆上大国”变为“海洋大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中国可以利用陆权优势改变海权劣势,用地缘经济改变地缘政治。由陆及海,借助周边国家走向印度洋。中国与印度洋大国印度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及美印在印度洋战略目标冲突有利于促进中印合作。鉴于目前中国尚不具备与美国等在太平洋竞争的优势,而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等方面的机遇,中国在印度洋大有可为:南下寻找通往印度洋的新战略通道,积极拓展在印度洋的战略空间。保障中国海洋战略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和平崛起的战略通道,实现陆海通达目标。
“中国进入印度洋”成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阶段的目标应以保卫印度洋航线为主。采取先易后难策略,稳步推进,不断扩大中国在印度洋区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在该地区提高国际地位,树立大国形象,利用公共秩序保证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时,积极尝试建立补充性的通道备份,形成有效对冲,避免其他国家以海上通道安全讹诈中国。有效拓展中国的出海口,使相关国家成为中国印度洋安全架构上的利益攸关方,最终实现中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战略转型。
积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手段,打通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形成陆上通道与海上力量相配合的有利战略态势,加大在印度洋的投入,保障中国印度洋航线的安全。打通克拉地峡,保证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借助陆桥走向印度洋,从而间接获得印度洋出海口。从云南取道缅甸进入印度洋;由新疆西行至中亚最终连贯欧亚的大陆桥,将伊朗、阿富汗相联结直抵阿曼湾。并以新疆喀什为起点,经中巴边境口岸红旗拉普山口,贯穿巴基斯坦全境修建一条直抵印度洋畔瓜达尔港的铁路;依托缅甸的地缘优势,尽早建成中缅孟国际大通道。尽早建成中缅孟国际大通道:中缅孟公路和铁路建成之后,中国就能够直接进入南亚地区,缩短运输线路,因此,战略意义重大。
近年来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问题之所以出现,既与冷战后印度洋地缘战略地位的凸显有关,也与印度和中国对印度洋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判断有关。中国为了维护在印度洋地区合法的战略利益,采取了“非直接进入”即合作的方式进入印度洋。印度认为中国是一个竞争性的大国。因此,中国进入其视为“后院”的印度洋被看做是对印度的威胁。从这一认知出发,印度采取了诸多措施制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势力发展,中国的反应则较为谨慎和温和。印度洋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印关系中的“热点”。中国希望未来的印度洋是和谐、合作的印度洋,而不是冲突的印度洋,印度洋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非常有益。中国应积极利用与印度洋国家之间的关系,适时建立军事基地。而与周边国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合作是建立军事基地的首要条件。
中国可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以经济援助、商业合作等形式在印度洋周边参与援建开发,帮助一些国家修建道路、桥梁、机场和港口。港口建设成为中国能否实现从内陆南下突破的关键,直接决定着中国印度洋布局的成败。中国积极发展与印度洋地区国家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但是,印度洋在全球战略地位日趋上升,中国与印度的之间共同利益与竞争不断上升。随着中、印两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海上丝绸之路”可能遭遇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印度的“东向”战略与中国的“西进”战略既有合作的一面,又存在着彼此利益的冲突,加深了中、印两国战略空间的重迭。构建和谐、和平的印度洋符合中、印两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中、印两国需要通过加强双边对话机制和共同的区域合作,承认彼此战略空间重迭的客观事实与趋势,采取积极、理性的手段应对,努力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与合作途径,避免战略竞争上升为不必要的地缘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