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表演,李光洁成为演员,他可以是《走向共和》中挣扎的光绪帝,可以是《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职场精英王伟,可以是《立春》中苦闷的小镇文艺青年,也可以是《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更是“可以成为任何人”的演员李光洁。
在摄影棚里,李光洁出现时显得特别平静,这种“平静”并不是指毫不引人瞩目,也不是刻意的低调,更多是一种自然的大气。“大气”这个评价也曾被他的中戏99级表演班主任王丽娜用过,第一次见到他时,“眉眼、嘴巴,长得都大气。”特意嘱咐同事别在一、二试时就把他刷掉。
大学期间,李光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做一个优秀的舞台剧演员。在他的老师王丽娜眼里,他绝对算得上是个好学生,质朴、努力,早上6点的晨功几乎没落过。四年里,他拿了不少奖,其中一年,他拿到了一等奖学金、院级三好学生、北京市三好学生。
毕业时虽没能如愿进入话剧院团,但很快,李光洁靠在剧组聚集的宾馆一个个敲门递资料毛遂自荐撞上了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他演了挣扎的光绪皇帝。
拍这部戏时,李光洁21岁,算是组里比较年轻的演员,和他对戏的都是吕中、王冰、孙淳这样的老戏骨。从他进组到拍第一场戏,中间已间隔3个月,那期间,李光洁读完编剧张建伟写的《晚清历史报告》,写读书笔记、人物小传和观后感,一周会开一次大会,当着所有演员念,大家交流心得。
“黎叔不催,投资方也不催,大家都是奔着拍一个好东西去的,全组人的心气儿都是一样的。”《走向共和》一共拍了14个月,每天拍戏就拍一页纸,而现在电视剧正常的速度是一天十页。正式开拍时,每天早晨,李光洁都按照导演张黎的要求跑去请扮演慈禧的吕中老师一起吃早饭。张黎希望他们通过生活建立戏中的人物关系,“你和老一辈演员在一起是在学习。”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扮演李鸿章的王冰老师,那时,每天收工了,王冰老师也穿着戏服,拿着拐棍慢慢走回去。这种气氛让他觉得在创作。
李光洁说自己对“演员”二字的理解,对表演的认知全都由这部戏奠定。“一个很规范的剧组给我建立了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创作方向、创造观念,包括,我对表演的认知,演员每天在现场应该做什么,怎么跟对手搭戏等,甚至教我如何候场。”那部戏是他的起点,奠定了他对待一个角色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乃至对事业规划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