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太行王边溪谷 被艺术改变的“空心村”

澎湃新闻 2018-03-06 09:09:12
A+ A-

张怡然

中国传统的“乡土”概念伴随着农耕文明绵延数千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和时代的快速更新,原本聚居的村落生活和熟悉的社会关系日渐疏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土,走进“外面的世界”。然而,这些年来,也有一些文艺界人士回归乡土,以艺术的方式参与乡村建设。这一方面是文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情结,另一方面,更含有一种对中国社会与乡村发展的深刻思考。

说起太行,很多人会想到《愚公移山》中横在愚公家门口的太行、王屋;在中国美术史上,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其中,相传他的著作《笔法记》中也有关于太行的记载。时过境迁,如今的太行山除了一批批艺术爱好者写生“朝圣”外,其山中又有怎样的故事。本期“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艺术与乡土建设”系列报道走进的是位于河北境内的太行——王边溪谷画家村。呈现的是从北京宋庄艺术区重返故土的艺术家以自身的艺术村落创作实践参与到王边溪谷画家村的建设中,在燕赵大地上践行着孕育北方传统民俗的“乡土美术”,使1985年就成为“空心村”的王边重现生机。

太行古窑洞

自古太行山下人杰地灵,南北纵脉的太行山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割裂,成为河北省和山西省分界的自然屏障,很多人对“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句话很熟悉,高原上的窑洞、深宅大院、画梁雕栋等各具特点的民居聚落为山西的地上文物锦上添花,如果说这些建筑民居在山西算不上稀奇,而在平原上则令人想一探究竟了。

从“无人村”到“宋庄”画家入驻

最初得知“王边溪谷画家村”,是两年前在那里举办的画展,展出地不是别处,而是王边村的大院、窑洞里,平原上的窑洞原本在河北境内就不常见,以画展形式露面自然吸引了很多人驱车前往。

从河北北部向南行驶,汽车沿着山间公路盘旋而上,远处还依稀可见朦胧的山脉剪影,王边地处太行山余脉的紫山东麓,史书上记载紫山“时有紫气郁郁覆其上”,由于山系众多,王边依偎在紫山佛山景区下,村落里多是半山丘陵,斜阳照耀在山峰上,山雾缭绕的映衬下又见炊烟,一派自得祥乐的景象。王边村的指示牌立在路边,这里的房屋、店铺、酒厂沿着公路兴建,俨然一副现代小康村庄的模样,根本觉察不到古色古香,而要找到真正的画家村,就要独具慧眼了。

酒瓶上写着“王边溪谷”四字

公路旁有一座巨大的酒瓶雕塑,稳健有力的双手托着大肚酒瓶,酒瓶上写着“王边溪谷”四个字。原来王边村以古烧锅酒飘香闻名,这些年借着乡村的大力建设又促进了古酒的销量和名气。雕塑旁有向下修建的石梯,一位大爷告诉记者,王边溪谷就在其下。这才知道,王边村地势奇特上下一体,其上为沿公路建设的新村庄,沿溪谷向下为保存多处明清建筑的深幽古村,而这古村掩藏在现代化基础设施之下,能有艺术家发现它实属不易。

沿石梯向下走入古村,发现与石梯并行的是冬日结冻的溪水,途中经过一座座罕见的古窑洞,颇有黄土高坡之风情。太行山脉纵贯河北,王边村先民因这里特殊的地质结构而依山掘土,历经数年三十几处古窑洞尚存,成为当地独特的民居形式,窑洞内冬暖夏凉,记者进入后在严寒的零下天气下顿感一股暖意。从石梯下到平地,第一座建筑是王边悠久的百年古酒坊,与上面的工业化酒厂形成时空呼应,兴旺三四百年的烧锅酒因遗址留存而更加蕴育久远,传统的酿酒工艺流传至今。走在平地上观望村落四周,民居之上处处可见古窑洞,很多门户的建筑形式是楼窑相连,进入大门是几进院的平房或二层建筑,后院就是窑洞了,艺术家陈玉东的绘画工作室就是这样的布局,如今古窑洞的利用率也在逐年提高,很多成为画家餐厅招待宾客的独特包间。

画家餐厅景象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