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一百年前的中国留学生们:立下生死状 发誓取尽洋人之科学!

历史每天看 2017-06-15 10:07:52
A+ A-

近年来,我国的留学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也是最持久的一次,对于文化交流也有深刻的意义。但那在国家危难时刻,百年前中国最早的那些留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鸦片战争后,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被彻底击碎了,朝廷上层的那些人为了维护我大清万年基业,不得已开始了变法维新运动。

1872年开始,中国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们向朝廷上奏,决定派出幼童到美国留学。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奏折里就称此为: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那个闭塞的中国,读书人大多都是四书五经考取功名的,朝廷上的士大夫也都沉浸在章句小楷之积习,在社会变革之时大都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平时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这个奏折一出,招得满朝风雨,让科举正途读圣贤书的学子去师从洋人,简直是奇耻大辱。老臣们都认为孔孟之道培养出来的臣民气节才是自强的根本,以之御灾而灾可平,以之御抠而寇可灭。变革则会丢失祖宗之法,使中国人全都归顺于洋人。

但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当时是权臣,经过各方修议后获得批准。选派这些幼童难度很大,首先要选天资聪明学习能力强的,这批学生肩负了清朝振兴的重任,可谓真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用说官僚权贵,就是一般百姓家庭,也不会舍得让自己十来岁的小男孩漂洋过海。还要给政府立下生死状,一去就要15年,百姓口口相传的美国更是一个吃人蛮夷之地。最开始报名的都是一些与西洋经商的买办家庭,他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先进国家,孩子这一去回来就是洋翰林了。

一批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幼童,由上海乘船跨越太平洋,这些肩负国家复兴希望的孩子出发了。就像后来的北洋海军将领刘步蟾年少时他们去英国读书时站在船头说的: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