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农夫”生态米
绿色健康新"食"尚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满目金黄,大红门生态农业有机大米现代园区首季水稻长势良好,喜获丰收。这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硕果,再现“真美汉中”、物华天宝,再振“汉中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中国最优品牌的威名。
水源地要出好大米
地处城固县南部浅山丘陵的天明镇是一处山清水秀生态迷人的好地方。全镇耕地面积34533亩,水稻田占了23000亩,总面积的67%。这片川道函深、绿荫环绕,远离工业污染的农田在个体耕种、品牌缺失的日子里,却难以成为农民走向富裕的土壤。由于农业供给质量不高,这个仅有7827户、不足3万人口的乡镇,贫困户占到29.5%,贫困人口达到21.2%。
2016年9月,汉中市大红门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大红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起了大红门生态农业有机大米现代园区,决心自足水源地种植优势,发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特长,推广有机水稻种植,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广植绿肥,培土消残
好米源自好土壤。为确保有机耕种,他们首先实施了土壤改良。按照农业部土地轮休方案,在空植期内大量种植苕芽、紫云英等绿肥,并在春耕前翻压还田。不仅做到了培土消残,改善地力,还使得境内鸟语花香、朱鹮栖息,稻田中蛙声鸣鸣,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与城固农技中心共同创建的绿肥种植示范区
农业专家王宏锦等到园区查看毛苕生长情况
生态环保农家肥当家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红门生态农业有机大米现代园区坚持生态理念,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入冬前组织农家肥30万公斤,沤制发酵;插秧前施足底肥,增强地力,做到农家肥当家并适时套施有机生物肥保苗促长。